自计划生育以来,教育需求度提高了,负担也随之巨增。中国的教育都快成了即得利益阶层的特权了。
印度的基础教育采取的是10+2的教育体系,其中1到5年级为小学,6到8年级为初中,9到10年级为高中,另外11年级和12年级为“后高中”阶段,但只会在一些重点学校或规模较大的学校里设置,这两年一般被看作是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预备阶段”。
在12年教育当中,1年级到8年级为全免费的义务教育,9年级以上会收取相应的象征性学费(而且正在逐年减少),数额根据印度各邦的发展水平及福利状况而各不相同,具体从每年48卢比到360卢比不等(5卢比约合人民币1元)。并且为独生女孩提供直到研究生的免费教育,女性教育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阶段,1年级到8年级,学校不会向学生收取任何学费,教材也是由政府专门拨款购置并向学生免费提供的。除此之外,每位在校的学生每年还可以免费领取冬、夏以及春秋季三套校服。现在全印度1.2亿学生全部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了。许多住宿学校的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被褥、牙膏、毛巾之类的一应生活需要都由政府提供。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唯一需要负担的费用是每月12卢比(合2.4元人民币)的“政府福利基金”(仅相当于印度平均工薪三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学生每年只需要缴144卢比,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30元。此项收费一般也不必再上交给政府,而是学校自主在诸如小规模的维修校舍、举办文体活动中使用。
大学教育,每年每生费用也只合人民币三百元左右。而且国家在教材等许多教育消费上还给予优惠。这是时下中国大学最低学费的1/24。印度教师的工资收入全部为财政支出,在各行业中处于上游水平。印度普通居民的月收入一般为3000卢比,“老资格”教师每月收入为2.5万卢比(合人民币5000元左右)左右,而刚入行的教师最低也有1万卢比,合人民币二千多元。而笔者这个站了二十多讲台的教师工薪收入与印度一个新工作的教师几乎一般多,也是二千多元(今年还被负涨了工资,掉了三百多)。
2008年中国的GDP就已经超过三万多亿美元,而同期的印度则不足一万亿美元。中国现在的国情是完全有能力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然而2010-2020年新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却仍然确定教育投入2012年才努力达到GDP的4%,2020年才努力达到GDP的5%。尚不足印度的一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四大块支出中,排名第一的是行政管理费用,高达22%以上,不仅远远超过欧洲,竟然也在这一比例很高的美国(不到10%)之上。其次是建设费用。而事关民生的教育、医疗、社保、优抚等所有公共投入,竟然才排位第三。